#每週三分享 #馮云青春訣
說出來 就沒事了
有天在網路上看到一位「兒童行為情緒治療師」葉偉麟先生的影片收穫很大
裡面談的是如何讓小朋友在抓狂時協助他冷靜下來
影片提到,如果我們能夠認識人類大腦構造
就會更容易協助小朋友冷靜下來
對我們管教孩子相當有幫助
#腦的構造雖然複雜
但我們只需要認識兩個部分就好
一部分叫 #杏仁核,有兩顆,位置在我們的後腦
杏仁核的主要作用是當我們受到驚嚇、
威脅時會發出一些訊號
讓我們可以攻擊或是逃避
杏仁核具有反射作用
另一部分稱為 #前額葉皮質,位置在前額
前額葉皮質的主要作用是讓我們更有彈性與同理心
但杏仁核和前額葉皮質無法同時運作
前額葉皮質會在二歲開始發育
一直到二十多歲才會完全成形
在前額葉皮質發展完全成形之後
才能聽得懂別人說的道理(!),才有同理心
所以小朋友大部分時間都是被杏仁核控制
這也是為何小朋友容易有情緒波動
容易發脾氣,這就是日常多被杏仁核主導的關係
#所謂的情緒管理
其實就是讓杏仁核停止「ㄌㄧㄚ ˊ 起來」
要如何做呢?
家長幫助小朋友杏仁核停止攻擊或逃避的方法
就是幫助小朋友說出他們的情緒
特別是負面情緒
身為家長要幫助小朋友說出來
譬如你可以說:「我看到你很不開心、很失望、很傷心⋯⋯」
當你說出、形容出他的感受
他的前額葉皮質就會開始輸送安撫訊息到杏仁核
杏仁核就會立即停止運作
#千萬不要看到孩子有負面情緒時
反而講自己的感受,像這樣的話:
「你這樣做是不對的!我很生氣!你這樣很不乖!欠打⋯⋯」
不僅不要對小孩子這樣做
也不要對自己或對任何一位大人這樣做
因為這樣不僅溝通無效
不會照著你希望的發生
還會火上加油,繼續刺激杏仁核
讓人更加「攻擊或逃避」乘十倍
因為杏仁核作用時
我們的前額葉皮質所產生的同理心與彈性都會停機
所以 #溝通的第一步不是管也不是教
更不是說對方錯我對
或是任何堅持己見,而是先連結情緒
先連結再調整,就如同調收音機頻率一樣
先調對頻率才能有機會進一步溝通與討論
雖然以上說的是對小朋友的管教方法
但是這招對自己「內部小孩子」
也是非常非常非常有效的方法唷!
說出來 就能讓大腦內的前額葉皮質
開始輸送安撫訊息到杏仁核
我不知道犯了多少次規(是的,千金買不到早知道)
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因為不知所措
或對情緒的存在無覺察
就有樣學樣、和小時候的大人一樣
用指責和壓抑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內部小孩
火上加油後當然失控的被杏仁核掌控
變成被憤怒控制的
「瘋狂失控之我自己都不認識的自己」
知道了這原理後
現在有人對我說了什麼越界的話
做了什麼越界的行為時
我都能更清楚覺察到後腦杏仁核的存在感
在那個怒氣就快要站起來時
我就會趕快和自己說:
「歐,生氣嘍,怎麼了?在生氣什麼?沒問題,可以說出來唷。」
如果這時有別人(通常是我家尢)介入
問我怎麼了,我就會老老實實跟他說:
「我現在正在生氣,正在覺察為何會生氣。」
我家尢就會乖乖給我一些自己的冷靜時光
在我感覺到自己杏仁核已經「躺」下來後
這時再來用前額葉皮質(大腦)想想
「可調整什麼?下次如何避免繼續生氣?」
內在知道了為何生氣的原因
可以在前額葉皮質(大人當家)的時候
帶著同理心的講出來和對方溝通
你生氣都怎麼處理呢?一起留言討論嘍~
以上出自馮云2020新書 一念逆轉享瘦青春漾▹ https://reurl.cc/E7jpbg
加入馮云好好社團,一起分享交流 ▹ https://reurl.cc/MvLQYp
IG追蹤生活好好▹ https://reurl.cc/Kjjxrn